LOT 1726 姚允在(明) 桐江萧寺图 手卷 绢本
Viewed 643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本幅47×978cm;题跋47×61cm;50×50cm
出版:《中国绘画总合图录•续编》第一卷图版274-275,A56-043,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著录:|1.黄涌泉《龚贤三题》,《东南文化》1990年5期P47。|2.萧平《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龚贤》,吉林美术出版社,1996年,P31。 款识:桐江萧寺中旅次经年,每于春花秋月,雪坞雨窗,笔砚精研作此卷,得江贯道墨法,以想见古人于万一耳。姚允在。||钤印:允、在||鉴藏印:正气斋鉴赏印、苏氏伯安珍藏、清净瑜伽馆|裱边:|1.简叔初学于田叔,中年笔力过之,名誉大燥,谓之出蓝,不吻合乎。然余所见姚画,皆金粉丹碧,此卷惟用墨沈,犹之乎大小李将军之有楼台影子也。说者谓倪高士清閟阁图亦施淡色,文人游戏,何所不宜,余正恨简叔画无此种。此卷既无刻滞之迹,而有浑融之气,慰我夙愿多多矣,因喜而志之。半亩居人龚贤,时庚戌夏五。钤印:龚贤、钟山野老|2.画里荆关绝无有,犹传简叔出新模(《图绘宝鉴》称简叔山水出于荆浩关仝)。严滩旅泊江山助,半亩园中道补孤。庚申之冬,徐邦达题。钤印:孚尹|3.千载荆关迹未传,依稀卷里识先贤。赏音难得龚遗叟,腕底犹飞六代烟。一九八四年夏,启功。 |备注:|1.汪士元、苏伯安旧藏。汪士元,字向叔,江苏盱眙人。斋号麓云楼,因其藏有宋徽宗画《晴麓横云图》立轴而得名,又号玉带砚斋、清净瑜迦馆。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殿试第二甲第六十六名进士。近代著名收藏家、书画家,有《麓云楼书画记略》。苏伯安,号嵋阳子,山西临猗人。平绥铁路局局长。1945年,傅作义为14受降区受降主官,苏伯安为东进接受指挥部成员之一。好收藏,藏有明钱谷《郭北草堂》、徐渭《水墨牡丹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陈淳《芙蓉图》、邹之麟《仿北苑山水》,清华嵒《员周南小像》、罗聘《山石图》、《鬼趣图》等。齐白石多次为其作画,1930年作有《九如图》、《空谷幽居》等多幅作品,并为其刻“嵋阳子”白文印。|2.据黄涌泉《龚贤三题》一文,可知黄宾虹曾见过姚允在《桐江萧寺图》,临仿一过并抄录了龚贤的跋文。|3.龚贤、徐邦达、启功题跋。||姚允在《桐江萧寺图》赏析|明末清初时期,江浙地区出了许多的名家,用傅抱石的话讲,这是中国绘画的一个花好月圆时期,出现了许多有特色、有强烈个人风格的著名书画家。这张《桐江萧寺图》是一个浙江绍兴的画家所绘,他叫姚允在,字简叔。据说他早年曾经跟蓝瑛学过画,但他的风格跟蓝瑛后来的风格又完全不一样,跟蓝瑛早年的作品却有一点相近。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是浙江人,都从宋人取法。董其昌把荆关摆在山水画的北宗,董巨摆在南宗,姚允在就是学习荆关的,但是荆关可信的作品已经不可见了。在这张手卷的最后,有徐邦达先生和启功先生两家的题,他们各作了一首诗,都讲荆关的作品是不可见的。我在阅读这个巨卷之后,有深刻的感受,就是这张画跟那个时代的气息,跟那个时代浙江、金陵的画风是息息相通的。息息相通,却又很难说出他跟哪一家是很近,可以说明,这件作品既有他的个性,又受到那个时代的地区画风的一些影响。||这是一个巨卷,有三丈多长,画在一张绢上,这张绢好像也没有接过,三丈之长少见。他完全用墨笔画,画的很具体,很细致,有宋人诸多的画法,包括北宋人与南宋人的风格,在这张画上都有反应。他在一些具体的树木,甚至画面中间,似乎有一点明暗的处理,都跟晚明时期的一些画家相似,比如吴门的画家盛茂烨,他们之间也有些像。他跟蓝瑛的早年风格有点像,跟“金陵八家”中间,除龚贤之外的其他金陵派的画家在画法上也有相似。这个相似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是来自宋代院体画的一个基础。另外,浙江多山,尤其是在浙西,山石很多,而且都是石质山,以前讲北方的山都是石山,南方的山偏重于土山,但去过浙江以后,可以知道浙江山基本上都是石山,所以用小斧劈皴或者大斧劈皴的方法来表现浙江的山,是非常适宜的。我们在看一张作品的时候,前面讲的这些传统的因素,绘画宗派的因素,他所描绘的地理环境的因素,这些统统都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姚允在这件作品有以下四个重要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尺寸之大,三丈多长,千山万水都在里面,刻画的又很细致,是很难得的一件作品。画史记载姚允在非常吝惜自己的画作,不轻易给别人画画,有人专门带了许多钱到浙江去买他的画,结果一水一石都没有得到,所以他的传世作品也是相当少。尤其像这样大的卷子,就我个人的视野来看,从没有见过,这件作品是姚允在传世作品中的一件巨制,绘制认真,尺寸巨大的作品。记载说他的作品小尺幅的更精,《读画录》的作者周亮工曾收到他十二张小册页,都有实景。这件作品《桐江萧寺图》完全是实景,是嘉陵江的一部分,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一样,都是描写的浙江山水。一个完全是元代文人画的气息,一个是宋代山水的严谨的风格,后者是格外重视写生画出的山水,这两个手卷放在一起比较很有意思。||第二个特点,姚允在注重写生。这卷《桐江萧寺图》的章法、构图,一水一石一树,都有写生。中西之间的写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古代的写生是一种观其大意,写其大意,但是姚允在下笔都是很精心的在描绘。我们相信在他眼中的桐江的景色,或者是百里,或者是千里,跟现在所展现的这张画卷应该是有相当多的相似,他的画法跟黄公望相比是不同的,他写实的成分要高的多。||第三点,画史中特别记载他善于房屋的描写,位置得宜,甚至在《芥子园画谱》中有一段专门讲他画房子。这个手卷中间,时时可以看到屋宇和房子,所谓“萧寺”,就是有寺庙,他都把它放在相当适宜和妥当的地方,中国画六法中讲位置的关系,这也是山水画中间一个重要的方面。除了骨法用笔之外,位置一定要摆的适宜,高低起伏以及画面的展开,甚至中间有一些雾气雾霭的处理,都相当真实与妥帖。看到这张画,仿佛游历于桐江,游历了当地的风景,三百年前的桐江,展现在人们面前。以前中国画讲究“卧游”,睡在这里也可以游历三百年前的桐江,这是一种境界。这张画已经很大了,有三丈长,可自然的原本更大,画家把它缩小,可以供人们在家里书房中展示卧游,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形式。||此卷后面有一大段龚贤的题跋,龚贤题跋在所见传世作品中是不多的。龚贤在题跋中说姚允在早期跟蓝瑛学画,中年以后名声大噪,名声出来以后有出蓝之誉。常见的姚允在作品大部分是青绿重彩的山水,龚贤并不十分欣赏,因此在看到这张完全用墨笔画的山水以后,他大为开心,觉得这才是姚允在的本质,欣然题了跋。||故宫、安徽省博物馆等几个地方,都藏有姚允在的一些小画,这些小画的风格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学宋人的青绿山水,如南宋的李唐、刘松年,甚至还有赵千里青绿设色的方法。第二种则是取元人,如王蒙的方法。可见姚允在不仅学习宋人的风格,还学习文人色彩的元人的画法。这个手卷主要是宋人的画法,但又不完全是宋人,有他自己以及时代的面目。另外,这件作品中还有活动的小人物,画得很生动,而画史就说他画山水之外,也擅长人物。||从总的方面来讲,这张三丈长的巨绢,它所反映的是明末清初这个时期,浙江富春山一部分的桐江的真实写照。在写照之间包含了作者的匠心,他对于宋人与元人的汲取,对于同代人的所感受的影响,统统都保留在画面之中,是一件难得的山水巨作。||姚允在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与南京的关系。周亮工在《读画录》中录了七十几个画家,有四十个是跟南京有关系的,这四十个人中间就包括姚允在。姚允在跟南京的关系,应该说是相当亲密。崇祯十一年,他在这里有多项的活动。他跟当时的大文人张岱,初识于南京秦淮河的桃叶渡,张岱把他视为书画知己,经常带他参与一些活动。比如访牛首山,甚至访当时的魏国公,魏国公对他也极为欣赏。他跟复社也有相当多的关系,和侯朝宗以及秦淮八艳中的董小宛、顾横波都有联系。||张岱和姚允在曾经一起到报恩寺看朋友的藏画,中间有很多宋画,其中有苏汉臣给婴儿洗澡的一套册页,张岱描写姚允在观察的脸都变色了,说明他的精神已完全进入跟前人对话的状态,回去以后就背临了出来,张岱评价说跟原作一笔不失。这些记录都可以佐证姚允在跟南京的亲密关系,他跟南京文人交游的趣事完全可以载入史册。||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姚允在的画作与金陵八家有相似处,当然这个相似不是单一的临摹或学习,而是一种自然的潜移默化,这种潜移默化是彼此互相交流之后,对所见河山的共同认识,是英雄所见略同。因此,我们在看姚允在这件作品的时候,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他的家乡浙江的文脉,浙江的山水,同时也能看到金陵的文脉,金陵的山水,这就是这件作品的可贵之处。|(文 萧平 著名鉴赏家书画家)
Preview:
2018年6月13-14日
Address:
北京嘉里大酒店 二层(中国北京朝阳区光华路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