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921 唐人写经《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一百二十五》 水墨纸本
Viewed 1050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26×760cm
此经长约760cm,共17纸;经卷高度26cm,乌丝栏高20cm,行宽1.64cm,每行约17字;第一纸44cm,第二纸至第十六纸每纸46cm,第十七纸25cm,共460行。是经卷首尾全,有乌丝栏,全卷为麻纸染潢,黄卷璀璨,行间有墨笔校改,楮墨精良。此卷首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廿五”次行题“初分校量功德品第卅之廿三。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末行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廿五”。虽历经千余年历史变迁,此卷首尾完好无缺,带原杆,带经名,卷面干净整齐,品相一流,实属异常珍贵难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又名《大般若经》或《般若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六百卷,主旨谓般若乃诸佛之母,三世诸佛皆由般若而生。世俗认识及其面对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包括般若系十六种经典(即十六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乘般若经是东汉竺佛朔与支娄迦谶译出的《般若道行品经》(后题《道行般若经》)十卷(相当此经第四会),世称“小品般若”。旋有三国吴支谦重译成《大明度无极经》(原题《明度经》)六卷,康僧会别译成《吴品经》五卷(今佚)。另有竺法护译成《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十卷。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六年(404)重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二万颂,弘始十年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八千颂和《金刚般若经》等。菩提流支于北二年(509)译出《金刚般若经》一卷(相当此经的第九会)。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所说:直至唐代,当时玄奘曾由印度求得此经总二十万颂的梵本三部回国,长安名德以前代所翻未曾完备,因请玄奘加以全译。玄奘于显庆五年(660)冬开始翻译此经,至龙朔三年冬十月二十三日完成,共六百卷,分十六会。佛教自东汉明帝白马驮经以来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冲突与磨合,南北朝时大兴。隋唐时期皇家推行佛教,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西行取经返回长安,设立译场,大规模译经,佛教迅速传播。信众们开始兴建寺院,建塔造像,译经誊写等佛事活动。在没有印刷术的当时,抄写佛经居于诸种佛事之首,敦煌写经从西晋至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止,历时七百年,人们将书写佛经视为功德无量的大事,无论是善男信女,还是僧侣居士无不投入。佛家认为,抄写经卷,为大功德,《华严经》卷八十一《普贤行愿品》云:“若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悉皆远离。”“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正是诸如此类的说教,引导着众多僧侣及信众抄写经卷,布施功德。唐代书法艺术可远迈魏晋、宋元,书法作为佛教外学,写经书法是写经者把情感寄托于笔墨,庄重虔诚地散发着对信仰的追求,而写经书法的流传与布施也促进了佛教的兴盛与繁衍。20世纪初“敦煌石室”即莫高窟第17窟的发现,震惊中外,发掘出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上万件,但因为清朝政府疏于保护,民族瑰宝也惨遭几次大的流散,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俄罗斯人奥登堡前后运走大量珍稀文物,后人也仅能从欧洲博物馆和图书馆视之一二,每一件敦煌遗书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开启宝卷远观沉雄厚重,宝华庄严,让人心生敬畏。卷首背面书写经名,外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二十五,便于卷收后查找。写经卷尾加木制地轴,轴的两端各露出1厘米,用来卷收经卷。通观全卷,虽未经装裱,四百余行写经工整严谨,字字笔酣墨饱,黑亮如镜,用笔巧妙,故书写此经之功德实不可思议。沙洲片纸况万钱南换,如此全卷亦显晚唐风范,十难寻觅,识者宝之。 此经长约760cm,共17纸;经卷高度26cm,乌丝栏高20cm,行宽1.64cm,每行约17字;第一纸44cm,第二纸至第十六纸每纸46cm,第十七纸25cm,共460行。是经卷首尾全,有乌丝栏,全卷为麻纸染潢,黄卷璀璨,行间有墨笔校改,楮墨精良。此卷首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廿五”次行题“初分校量功德品第卅之廿三。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末行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廿五”。虽历经千余年历史变迁,此卷首尾完好无缺,带原杆,带经名,卷面干净整齐,品相一流,实属异常珍贵难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又名《大般若经》或《般若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皆空之义的大乘般若类经典的汇编。唐玄奘译。六百卷,主旨谓般若乃诸佛之母,三世诸佛皆由般若而生。世俗认识及其面对的一切对象,均属因缘和合,假而不实。包括般若系十六种经典(即十六会)。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大概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乘般若经是东汉竺佛朔与支娄迦谶译出的《般若道行品经》(后题《道行般若经》)十卷(相当此经第四会),世称“小品般若”。旋有三国吴支谦重译成《大明度无极经》(原题《明度经》)六卷,康僧会别译成《吴品经》五卷(今佚)。另有竺法护译成《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十卷。鸠摩罗什于后秦弘始六年(404)重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二万颂,弘始十年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八千颂和《金刚般若经》等。菩提流支于北二年(509)译出《金刚般若经》一卷(相当此经的第九会)。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所说:直至唐代,当时玄奘曾由印度求得此经总二十万颂的梵本三部回国,长安名德以前代所翻未曾完备,因请玄奘加以全译。玄奘于显庆五年(660)冬开始翻译此经,至龙朔三年冬十月二十三日完成,共六百卷,分十六会。佛教自东汉明帝白马驮经以来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冲突与磨合,南北朝时大兴。隋唐时期皇家推行佛教,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法师西行取经返回长安,设立译场,大规模译经,佛教迅速传播。信众们开始兴建寺院,建塔造像,译经誊写等佛事活动。在没有印刷术的当时,抄写佛经居于诸种佛事之首,敦煌写经从西晋至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止,历时七百年,人们将书写佛经视为功德无量的大事,无论是善男信女,还是僧侣居士无不投入。佛家认为,抄写经卷,为大功德,《华严经》卷八十一《普贤行愿品》云:“若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销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悉皆远离。”“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正是诸如此类的说教,引导着众多僧侣及信众抄写经卷,布施功德。唐代书法艺术可远迈魏晋、宋元,书法作为佛教外学,写经书法是写经者把情感寄托于笔墨,庄重虔诚地散发着对信仰的追求,而写经书法的流传与布施也促进了佛教的兴盛与繁衍。20世纪初“敦煌石室”即莫高窟第17窟的发现,震惊中外,发掘出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上万件,但因为清朝政府疏于保护,民族瑰宝也惨遭几次大的流散,英国斯坦因,法国伯希和,俄罗斯人奥登堡前后运走大量珍稀文物,后人也仅能从欧洲博物馆和图书馆视之一二,每一件敦煌遗书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开启宝卷远观沉雄厚重,宝华庄严,让人心生敬畏。卷首背面书写经名,外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百二十五,便于卷收后查找。写经卷尾加木制地轴,轴的两端各露出1厘米,用来卷收经卷。通观全卷,虽未经装裱,四百余行写经工整严谨,字字笔酣墨饱,黑亮如镜,用笔巧妙,故书写此经之功德实不可思议。沙洲片纸况万钱南换,如此全卷亦显晚唐风范,十难寻觅,识者宝之。
Preview:
2019年8月14-15日
Address:
北京千禧大酒店二层(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7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