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601 郑重宾 1987年作 乐器系列三号 宣纸水墨
Viewed 838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194×67.5cm
款识:C.bin 1987.1(右下)说明 来源:亚洲私人收藏D3E Art此作品附有艺术家认证真品证书郑重宾1984年毕业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开始进行具有实验性与突破性的水墨创作,于1988年成功在上海美术馆举行个展。1989年,郑重宾获得旧金山艺术学院的奖学金,赴美学习装置、表演及观念艺术,并在毕业后留居美国超过三十年。得益于他在两种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生活经验和艺术教育,他的创作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绘画于西方图像抽象打破重组,结合成为一种新势能。他的作品被众多世界知名美术馆展览与收藏,包括纽约大都会美术馆、 大英博物馆、香港M+美术馆、以及与洛杉矶郡立美术馆。郑重宾郑重宾早在12岁起就以书法的形式接触中国文化,这为他日后学习讲究书画同源的传统水墨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4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其时正是改革开放时期,大量的西方艺术理论、实践流入中国,冲击中国内陆艺术的主流思想,一时思新求变成为其时主流风尚。这一时期郑重宾的作品日益流露出反传统意味,致力于要挣脱水墨画传统语言的束缚。如1987年,郑重宾《乐器系列三号》(LOT 601)一作中,他并没有遵从水墨常规的谢赫六法,反而在水墨的画面里追求新的变化,并锐意革新。画面陈述而言,它脱离了传统的具象叙事方式,通过一种从整化分的观察方式将器具进行解构,并在局部处进行夸张、变形与扭曲重新调整所需,最后通过重组这些形变的部分,尝试构架一个新的存在,而且整个过程之中他并没有刻意营造形象,仅仅依存于脑海里的潜意识。因此,看似简单的笔墨交织里,他同时交叠了西方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技巧。此外,从《乐器系列三号》的笔墨流动来说,郑重宾在静态的二维画面里追求运墨的动态,探求空间转换,这恰如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动态构成」。墨点的飞溅、淡墨的旋转与中间平稳的横线构成了静动结合。郑重宾参考了诸多西方当代艺术观念,从多方面打破传统水墨画程序,打造出一种全新的水墨画形式。新旧交替,惑从心生,教授育人复有新惑。最终,郑重宾在1988年辞去了学院教师的安逸工作,赴美留学问艺术之道。驻足美国后,他转而在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概念艺术、表演艺术、装置艺术。这一过程里,郑重宾甚少使用水墨为媒介,观摩、学习加州光与空间运动艺术家如詹姆士‧特勒尔(James Turrell ,B1943〕、罗伯特‧欧文(Robert Irwin,B1928〕和道格‧惠勒(Doug Wheeler,B1939〕的一些表现形式,如研究艺术本体语言和感知现象,包括光、体积和比例的视觉转化,以及作品透明、半透明或反光材料的观感。后来1996年他再投身水墨,一方面,把1986年发现了两种新的材料——白色丙烯和定形剂,将水墨与之混和使用,使他的水墨复加了许多层次。另一方面尝试把水墨传统中不变的「道」体现在作品之中,这包括以西式画笔蘸压克力彩捕捉道家之「气」,或以传统水墨阐释抽像神髓。《灰阶之间》(LOT 602)将画面从左到右割裂成深灰、沈灰、浅灰三个板块,一方面涵盖了水墨与亚克力的结合运用,另一方面有着浓烈的传统哲学理念。《道德经》曾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限。」对应到作品之中:道,纸墨也;一 ,作品也;二,黑白也;三,板块也。人最先认知的两个色彩就是黑白,这点正如我们对未成年人的要求是知黑白,明事理;但当弱冠后,我们逐渐认识到世界并非非黑即白,而是有着多层次的灰。因为人无纯善亦纯恶,所以灰度之间涵盖了所有的人事、世事。从作品的画面来说,因为左右浅灰、深灰的矩形里,主要都是排笔直线延伸与焦墨渲染这两种墨色表达。左边深灰给人感觉是更整齐,右边则更丰富,两者左右映衬,突出沈灰的中间。因为水墨材质的透气性,画面即使在焦墨重染的宣纸也很难达到密不透风,同时边界处又由于亚克力白的介入,又为空间带来了留白的意韵。在沈灰之中,亚克力黑与但墨色的互相浸透、侵融,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效果:第一种是中间处似车胎留下的胎痕,第二种是画面四周类似密林的残景。郑重宾曾如此说到,「我会将能触动感知的元素从表像中提炼出来,一层层地剥离。用非常理性的方式把这些元素放到材料的系统中选择,最终在作品里,那些打动了你的事物的面貌是不存在的,它们进入我的语言系统,以新的面貌出现。」因此,这些碎片式的景致是重构后的景象。待到2015年,郑重宾在墨斋画廊的第二次个展「层层天墙」中,除了他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之外,还展出了两件重量级的影像及装置作品《运行中的异化之景》和《层层天墙》。《运行中的异化之景》透过各种结构相同的宏观和微观影像,声音和图像之间彼此转换,让观众感受世界的无尽变化;《层层天墙》以多重折叠的方式装裱巨幅水墨作品,并将其嵌于倾斜的天花板与墙面之间,营造非平行的线和面之间微妙的张力。这两件作品暗示了郑重宾也将他的概念探究延伸至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同一时期的作品《几何学》(LOT 603)犹如他这一理念的重读。黑色亚克力与墨水染透了画面的左侧与淡墨排线的右侧共同突出了中间——似乎有着三维感的白色长方体。因为落笔的速度感,郑重宾甚至似乎在画面上记载了从天而落的情形,换而言之,他把「时间」加入到坐标轴中,形成了一个仿四维空间,彻底打破了平面的或是伪立体的叙事方式。画面中的亚克力黑与晕染的墨色完美融合,亚克力白突出却不突兀,无意有意之间展现出透明感、半透明的质感。亚克力白色的表层也因为墨色的加入而显得更丰富,并有质量感、重量感。他营造的运动视觉观感从1987年的《乐器系列三号》已经具有可视性,但是,到了2015年终于在某个程度里得到完整了。此三件作品贯穿郑重宾三十年的艺术生涯,能看出郑重宾的艺术创作是螺旋上升的一个过程,虽然他在每个阶段研究的关注点并相同,但从始至终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创作的手法是紧密关联。这都是他融通了中国传统水墨和西方抽象绘画后,系统地研究、分析形象、质感、空间、动势、材料、几何形态这些东西方绘画所共有要素的结果。
Preview:
2019年11月22日-23日
Address:
香港君悦酒店(湾仔港湾道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