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0617 陈幼坚 2012年作 为人人服务 光面纸C-print
Viewed 758 Frequency
Pre-bid 0 Frequency
Name
Size
Description
Translation provided by Youdao
为171.6×92.4cm;人106.8×84.1cm;人141.6×111.6cm;服121.2×120.2cm;务162×100.2cm
来源:亚州私人收藏来自艺术家本人集设计师、品牌顾问及视觉艺术家于一身的陈幼坚于 1950年生于香港,1980年成立陈幼坚设计公司,多年来与其团队曾荣获本地及国际设计奖项超过600个,其独特的「东情西韵」设计美学鲜明,深受国际设计界推崇,为年轻一代设计师带来深远影响。自2000年起,陈幼坚不断在创作领域上作出新的尝试,从商业设计走向艺术领域,除了入选上海双年展和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奖各两次,亦是首名香港设计师在2007年获邀于上海美术馆举办设计及艺术作品展,及于2002年在日本最负盛名的平面设计划廊 Ginza Graphic Gallery 举行个展。其艺术及设计作品获苏黎世设计博物馆、中国美术馆、M+视觉文化博物馆、香港艺术馆及香港文化博物馆等机构,以及香港、中国内地、日本、意大利及美国等地的私人藏家收藏。陈幼坚科技的进步、数码摄影的流行,彻底改变了我们摄影的行为和习惯。从前每单击快门,一格胶片便销掉,而且要待冲晒后才能得知拍摄的最终效果;现在摄影数码化,可以无限的拍,拍完后立即重温再挑选或删除照片,拍摄的过程亦因此轻松多了,造成摄影的普及化。传统摄影与数码摄影的分别,就像谈一场「认真」的恋爱对比于一夜情 —— 传统摄影需细心经营,要一步一步、经过漫长的过程才可以达致「人机合一」,拍出满意的作品;数码摄影则着重「快感」,拍了照即时翻看,不满意就删掉再拍,那种「快餐」、「偶然性」的态度,不是正正反映现今许多年轻男女的恋爱观吗?iPhone的出现,为通讯和手机摄影带来改革,令摄影更加便捷,亦因为人人都可以轻易的拍照,加上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令大众基本上只需要懂得上网便可公开发表作品。手机摄影作为传播及实时分享讯息的工具,对世界各地社会事态的迅速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从第一次发表「iEye爱」到现在,转眼间已经两年了。用iPhone摄影并公开发表,可说是始于偶然。那时候因刚开始用iPhone,在密集的公干旅程中,不论在街上闲逛,还是因为堵车的缘故在车上闲着,当我看到有趣的情景或美丽的构图,时而一瞬即逝的场景,在照相机也来不及去取的时候,便匆匆用iPhone把它们拍下。「iEye爱」的意思,就是指通过iPhone,把眼睛看到喜爱的事物纪录下来。没想到及后把照片打印出来,发现照片之精锐足够成为可发表的作品,便萌生把照片整理发表的想法。至于把照片拼凑成图案画面,本来是为了把打印尺寸有限的iPhone照片,通过重复排列变成可无限延伸,令展示时可以更灵活。把单一照片重复亦发展出一种图案式的视觉效果,把单一照片的功能提升至另一层次,创造另一种阅读结构和内容的可能性;我亦把照片加上iPhone的「外壳」,令照片呈现的状态就如在iPhone观看亦即是举机拍照的时候一样。这样除了令照片拼成图案时保持视觉上的统一之外,也算是向iPhone这个革命性的产品致敬吧。无可置疑,iPhone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节奏与交流方式,它的「框架」就像可口可乐的瓶型一样,成为当代生活文化的符号,我希望「iEye爱」不光被看成摄影作品,而是一种属于当下的生活形态的表达。有趣的是,因着图案像万花筒的变化,令「iEye爱」有一种60年代的怀旧味道,这个效果反而是是次创作的意外惊喜。这两年来我尝试给「iEye爱」找一个「归类」:它是摄影?是设计?是纪实?是叙事?我不希望给这一批「随心拍」妄下一个定义;又或者,它就是涵盖了上述媒介和体裁的作品。曾经有朋友形容,很难想象专业摄影师会用iPhone作为摄影工具,并且持续地发展成一系列的作品;而在照片的本身加上平面设计的处理,亦有别于我们一般对于摄影的理解。是的,我并非专业摄影师,只是透过摄影去记下有趣的景物说说故事。「iEye爱」主要有三种拍摄的方式,都是在我的出差「旅途」发生:堵车时从车窗内拍摄窗外景物、在行驶中的车内拍摄 (故此得出某些照片如灯柱弯曲的有趣情况),以及在街上闲逛时捕捉的景象。从第一批「iEye爱」发表以来,除了极少的修饰,所有照片都尽量不作后期改动,亦不用任何拍摄工具(例如脚架、apps等等),以iPhone拍摄得来最原始的「随身拍」之状态呈现。从40多年前从事广告创意时,为了创作平面广告及广告片的故事大纲而掌镜拍摄,到现在纯粹为摄取灵感,相比于摄影技巧,照片的内容以及视觉构图,是我更为关心的。iPhone镜头的精锐度,已经可以媲美小型数码照相机,而因着我们「机不离身」的生活习惯,iPhone令摄影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偶发,生活的偶然与未知能够更快速地被捕捉。对我来说,摄影的重点是你拍什么,怎样拍或用什么器材拍摄反而不那么重要。这些过程以至之后再把照片重新整合,给我带来商业设计以外更大的满足。过往参与商业设计项目,需要符合各方面的市场要求和条件,多年来得以面世的商业设计,每次都需要排除万难才能完成的。视觉艺术的世界却能让我更自由地创作,通过自己热爱的视觉语言,碰撞出表达内心世界的作品,是我非常享受的。故此,我非常感谢过去给我机会展出作品的每一个机构或策展人,让我这个「顽童」仍然能继续「玩」下去。陈幼坚2012年8月20日「在引领香港设计潮流的诸多重要设计师当中,陈幼坚是其中让人感奋并且难忘的一位。」「现在,摆在我面前的陈幼坚的摄影,鲜明不过地再一次印证了我对他的最初认识: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艺术家,坚持用自我的眼光去表达。经过乔布斯(Steve Paul Jobs, 1955-2011)疯狂脑袋设计出来的苹果手机,本身就是「作品」。结果,陈幼坚在这些个矛盾对立当中,产生了一种装置的理念,材料就是手机,图框,以及图框时的无意义的图像。当他把这三者按照一种逻辑排开以后,作品就「自动」生成了:它不是摄影,不是手机,不是重迭,但又三者都是:是摄影,为图像本身包括了对观看的解释;是手机,手机本身就是一种组合作品的材料;更是重迭,在重迭当中,突显了无意义的观看,从而提醒人们,我们是如何在「创作」当中丢失日常生活的偶然景观的。」杨小彦艺术理论家、视觉文化研究学者广州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Preview:
2019年11月22日-23日
Address:
香港君悦酒店(湾仔港湾道1号)
Start time: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You will be qualified after paid the deposit!
Online paym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session.
Bidding for buyers is available,
please call u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Our hot line is400-010-3636 !
This session is a live auction,
available for online bidding and reserved bidding